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起源 成语起源
釜底抽薪的意思-釜底抽薪的意思和解释
2025-03-19 16:41:27 24人已围观
简介1.釜底抽薪什么意思2.釜底抽薪的意思解释3.釜底抽薪的意思4.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釜底抽薪什么意思釜底抽薪的意思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拼音:釜底抽薪:fǔ dǐ chōu xīn。2、基本释义:从锅底下抽取燃烧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3、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
1.釜底抽薪什么意思
2.釜底抽薪的意思解释
3.釜底抽薪的意思
4.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什么意思
釜底抽薪的意思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拼音:
釜底抽薪:fǔ dǐ chōu xīn。
2、基本释义:
从锅底下抽取燃烧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3、出处:
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4、近义词:
抽薪止沸、拔本塞源、批郤导窾。
5、反义词:
抱薪救火、抱薪救焚、火上浇油、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
6、例句:
既然不能扬汤止沸,那就来个釜底抽薪,你靠着溪流,那我断了你的溪流又会怎样呢?苏灿快速来到火盟主面前,说道:“火盟主,借你土、火二部的兄弟一用。”
釜底抽薪造句:
1、事实证明,诿过于人的否定问题,不如头脑清醒地正视问题;掩耳盗铃地回避问题,不如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
2、在听到张明出事的消息之后,隋戈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暗中动了手脚,而且这一手很高明,釜底抽薪,给隋戈来了一个致命一击。
3、釜底抽薪!对啊我怎么会没有想到呢,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4、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彻底解决。
5、每一场告别,与家人,与朋友,与爱人,都要经历病入膏肓,行尸走肉,和釜底抽薪之后的又见曙光。
釜底抽薪的意思解释
釜底抽薪的意思:抽去锅底下燃烧着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读音:fǔdǐchōuxīn。
出处:《吕氏春秋·数尽》: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
近义词:抽薪止沸、拔本塞源、斩草除根。
反义词:抱薪救火、扬汤止沸、抱薪救焚。
釜底抽薪造句
1、与其扬汤以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2、这个方案不可取,它不是釜底抽薪,难免养痈成患。
3、事实证明,诿过于人地否定问题,不如头脑清醒地正视问题;掩耳盗铃地回避问题,不如釜底抽薪地解决问题。
4、在听到张明出事的消息之后,隋戈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暗中动了手脚,而且这一手很高明,釜底抽薪,给隋戈来了一个致命一击。
5、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6、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下去,让我们来个釜底抽薪,澈底解决。
7、将军这是要釜底抽薪,断其后路!妙哉妙哉!
釜底抽薪的意思
釜底抽薪:意思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关于釜底抽薪的句子:
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釜底抽薪,从根源入手。
2.这个问题已经积累了很久,只有通过釜底抽薪才能彻底解决。
3.光靠临时救急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釜底抽薪,才能确保问题不再出现。
4.只有通过釜底抽薪,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5.在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安全方面,釜底抽薪是非常必要的。
6.釜底抽薪,强调的是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采取彻底的措施来解决,不能光做表面文章。
7.只有采取釜底抽薪的措施,才能消除这个问题的隐患,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8.这个问题已经变得非常严峻,必须采取釜底抽薪的措施,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9.釜底抽薪,需要用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解决,不能采用敷衍了事的方式。
10.釜底抽薪是一种力度强、范围广、效果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11.釜底抽薪强调的是全面、彻底、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出现虚假处理或者治标不治本的情况。
12.当前的问题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需要采用釜底抽薪的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解决。
13.只有采取釜底抽薪的措施,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避免反复出现。
14.釜底抽薪重在发挥整体效应,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措施,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15.釜底抽薪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因素,包括人员、设备、流程等等,不能单纯从一点着手。
二、
扩展资料:
釜底抽薪这个词的现代意义可以延伸到很多方面,比如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在经济管理领域,我们常用“釜底抽薪”这个词来强调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和长期性,而不是只是临时救急。
在社会治理中,“釜底抽薪”也有着重要的含义。例如,在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方面,仅仅靠追捕罪犯来切断犯罪活动的源头是不够的,必须采取综合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根源,防止问题再次出现。
这可能需要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层面进行干预,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犯罪所带来的危害,并积极参与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行动中来。
因此,“釜底抽薪”不仅仅是指解决问题的全面性和长期性,更是一种深刻的思考方式和管理理念,强调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出处:《三十六计》第十九计
解释: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近义词:抽薪止沸
反义词:火上浇油、扬汤止沸?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
世间很多事物的初始与发展,和水凉水沸形式相似,生生变化之理相同。对立势力便是如此,与对立势力较量,道理和制止水沸相同。正面攻击,等于热水止沸,可能劳而无功;消除对立势力的生存根源,便是釜底抽薪。
扩展资料:
《釜底抽薪》选自《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百度百科—釜底抽薪
下一篇:舍本逐末-舍本逐末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