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起源 成语起源
鹤知夜半的含义-鹤知夜半是什么生肖
2025-05-21 15:49:48 3人已围观
简介1.和数字的成语2.包含知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3.跟数字有关的成语4.和数字有关的成语5.四字成语什么夜三和数字的成语和数字有关的成语 1、零圭断璧: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2、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 3、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4、涕零如雨: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
1.和数字的成语
2.包含知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3.跟数字有关的成语
4.和数字有关的成语
5.四字成语什么夜三
和数字的成语
和数字有关的成语
1、零圭断璧: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2、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
3、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4、涕零如雨: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5、片光零羽: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6、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7、零珠碎玉: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8、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9、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10、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11、断香零玉:比喻女子的尸骸。
12、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13、零光片羽: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14、断金零粉: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15、漂零蓬断: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样随风飞转,转徙无常。
16、风雨飘零: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17、涕泪交零: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18、化零为整: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19、琴剑飘零:琴是古时文人常携带的。旧指潦倒失意,流落他乡。
20、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21、攒零合整:攒:聚,凑集。把零碎的拼凑成整数。
22、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
23、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24、感极涕零: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25、零敲碎打: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
26、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27、力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28、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29、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30、毛羽零落: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31、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32、雨零星乱: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33、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34、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35、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也比喻偏知一隅。
36、碎玉零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37、珠零玉落: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38、断缣零璧: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39、手零脚碎: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40、七零八碎: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41、感激涕零: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42、零七八碎: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43、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44、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45、得失相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不相上下。
46、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47、一成一旅: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48、孤苦零丁: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49、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50、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51、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52、东零西碎: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53、一瞑不视: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54、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55、珠零锦粲:指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
56、雨零星散: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57、一发破的: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
包含知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带知字的成语有哪些
安分知足 不得而知
不识不知 白首相知 伯玉知非 不知不觉 不知丁董
不知颠倒 不知薡蕫 不知端倪 不知凡几 不知高低
不知甘苦 不知高下 不知好歹 不知纪极 不知就里
不知进退 不知利害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起倒 不知寝食
不知其详 不知去向 不知轻重味
不知所措 不知所出 不知所厝 不知所错 不知活
不知所可 不知深浅 不知世务 不知所以 不知所云
不知所言 不知所终 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头脑 不知疼痒
不知痛痒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自爱 不知者不罪 不知自量
鲍子知我 蝉不知雪 材高知深 察今知古 察己知人
草木知威 达地知根 达官知命 达观知命 达权知变
达人知命 睹始知终 道头知尾 睹微知著 道远知骥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睹著知微 睹着知微 妇孺皆知 富在知足
观过知仁 告往知来 观往知来 格物致知 贵在知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浑然无知 恨相知晚 鹤知夜半 惠子知我
疾风知劲草 酒逢知己千杯少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倦鸟知还 尽人皆知
举世皆知 举十知九 见时知几 见始知终 鉴往知来
极往知来 见微知萌 见微知著 今雨新知 旧雨新知
可想而知 困知勉行 冷暖自知 路人皆知 履霜知冰
论世知人 乐天知命 落叶知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良知良能
略知皮毛 略知一二 目不知书 迷而知反 迷而知返
蒙昧无知 迷途知返 迷涂知反 迷途知反 谬托知己
茫无所知 暮夜无知 明知故犯 明知故问 靡知所措
莫知所为 目知眼见 贫贱之知 轻薄无知 强不知以为知
挈瓶之知 全知全能 求知若渴 人不知,鬼不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人皆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事不知 人所共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神不知鬼不觉 神不知鬼不晓 神不知,鬼不觉 食不知味
识二五而不知十 生而知之 岁寒知松柏 识礼知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释知遗形 士知己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视为知己
士为知己者 数往知来 识微知著 视微知著 三月不知肉味
深知灼见 识字知书 恬不知耻 恬不知怪 恬不知愧
恬不知羞 讨类知原 他乡故知 他乡遇故知 天知地知
叨在知己 未卜先知 望表知里 温故知新 问牛知马
无所不知 无一不知 闻一知二 问羊知马 闻一知十
罔知所措 未知万一 无知妄作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心到神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行易知难 相知恨晚 心知其意
先知先觉 相知有素 叶落知秋 愚昧无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志 燕雀岂知雕鹗志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一事不知 饮水知源
一物不知 一望而知 一问三不知 一无所知 以微知著
以微知着 一叶落知天下秋 有勇知方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一叶知秋
以一知万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见 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
一知片解 知白守黑 知彼知己 知地知天 知恩报德
知恩报恩 知法犯法 知过必改 知过能改 知尽能索
知己知彼 知己之遇 灼见真知 知来藏往 知命不忧
知名当世 知命乐天 知命之年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知情不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情达理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人论世 知人善任 知荣守辱 知人下士 知人之明
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书达礼 众所共知 酌水知源 众所周知
知疼着热 知疼着痒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无不言 知往鉴今
知我罪我 知微知彰 知小谋大 知雄守雌 知羞识廉
知一万毕 知易行难 知遇之恩 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早知今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知灼见 真知卓见 自知之明 知足知止
2. 带知字的成语安分知足 不得而知 饱汉不知饿汉饥 半解一知 饱人不知饿人饥
不识不知 白首相知 伯玉知非 不知不觉 不知丁董
不知颠倒 不知薡蕫 不知端倪 不知凡几 不知高低
不知甘苦 不知高下 不知好歹 不知纪极 不知就里
不知进退 不知利害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起倒 不知寝食
不知其详 不知去向 不知轻重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知肉味
不知所措 不知所出 不知所厝 不知所错 不知活
不知所可 不知深浅 不知世务 不知所以 不知所云
不知所言 不知所终 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头脑 不知疼痒
不知痛痒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自爱 不知者不罪 不知自量
鲍子知我 蝉不知雪 材高知深 察今知古 察己知人
草木知威 达地知根 达官知命 达观知命 达权知变
达人知命 睹始知终 道头知尾 睹微知著 道远知骥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睹著知微 睹着知微 妇孺皆知 富在知足
观过知仁 告往知来 观往知来 格物致知 贵在知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浑然无知 恨相知晚 鹤知夜半 惠子知我
疾风知劲草 酒逢知己千杯少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倦鸟知还 尽人皆知
举世皆知 举十知九 见时知几 见始知终 鉴往知来
极往知来 见微知萌 见微知著 今雨新知 旧雨新知
可想而知 困知勉行 冷暖自知 路人皆知 履霜知冰
论世知人 乐天知命 落叶知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良知良能
略知皮毛 略知一二 目不知书 迷而知反 迷而知返
蒙昧无知 迷途知返 迷涂知反 迷途知反 谬托知己
茫无所知 暮夜无知 明知故犯 明知故问 靡知所措
莫知所为 目知眼见 贫贱之知 轻薄无知 强不知以为知
挈瓶之知 全知全能 求知若渴 人不知,鬼不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人皆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事不知 人所共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神不知鬼不觉 神不知鬼不晓 神不知,鬼不觉 食不知味
识二五而不知十 生而知之 岁寒知松柏 识礼知书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释知遗形 士知己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视为知己
士为知己者 数往知来 识微知著 视微知著 三月不知肉味
深知灼见 识字知书 恬不知耻 恬不知怪 恬不知愧
恬不知羞 讨类知原 他乡故知 他乡遇故知 天知地知
叨在知己 未卜先知 望表知里 温故知新 问牛知马
无所不知 无一不知 闻一知二 问羊知马 闻一知十
罔知所措 未知万一 无知妄作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心到神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行易知难 相知恨晚 心知其意
先知先觉 相知有素 叶落知秋 愚昧无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燕雀安知鸿鹄志 燕雀岂知雕鹗志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一事不知 饮水知源
一物不知 一望而知 一问三不知 一无所知 以微知著
以微知着 一叶落知天下秋 有勇知方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 一叶知秋
以一知万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见 言者不知 言者弗知
一知片解 知白守黑 知彼知己 知地知天 知恩报德
知恩报恩 知法犯法 知过必改 知过能改 知尽能索
知己知彼 知己之遇 灼见真知 知来藏往 知命不忧
知名当世 知命乐天 知命之年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知情不举 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情达理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人论世 知人善任 知荣守辱 知人下士 知人之明
知人知面不知心 知书达礼 众所共知 酌水知源 众所周知
知疼着热 知疼着痒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无不言 知往鉴今
知我罪我 知微知彰 知小谋大 知雄守雌 知羞识廉
知一万毕 知易行难 知遇之恩 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知子莫若父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真知灼见 真知卓见 自知之明 知足知止
3. 第一个带有知的四字成语知()()() :
知过必改、
知易行难、
知高识低、
知音识趣、
知微知彰、
知人则哲、
知荣守辱、
知足知止、
知命乐天、
知一万毕、
知无不言、
知羞识廉、
知书达礼、
知心着意、
知彼知己、
知足不殆、
知足不辱、
知无不为、
知疼着热、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小谋大、
知人论世、
知章知微、
知行合一、
知难而退、
知往鉴今、
知恩报恩、
知其一,不知其二、
知文达礼
4. 知字开头的四字成语知难而退、
知己知彼、
知书达礼、
知法犯法、
知恩报恩、
知遇之恩、
知人善任、
知足常乐、
知希之贵、
知易行难、
知过必改、
知足知止、
知生之民、
知荣守辱、
知人则哲、
知之非艰、
知安忘危、
知一万毕、
知无不言、
知微知彰、
知高识低、
知己之遇、
知疼着热、
知人论世、
知难行易、
知遇之荣、
知命不惑、
知心可腹、
知命之年、
知人善察
知命安身、
知行合一、
知书明理、
知人下士、
知无不为、
知物由学、
知冷知热、
知音识曲、
知情不举、
知人之明、
知机识变、
知羞识廉、
知止不殆、
知白守黑、
知命不忧、
知心知意、
知遇之感、
知往鉴今、
知止不辱、
知我罪我、
知人料事、
知义多情、
知知不休、
知雄守雌、
知难而行、
知而不争、
知情识趣、
知名当世、
知白守辱、
知人之术
知今博古、
知来藏往、
知人待士
5. 带有知书两个字的四字成语有什么[zhī shū dá lǐ] 知书达理一般指知书达礼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词目 知书达礼
拼音 zhī shū dá lǐ
释义有知识,通事理。指人有文化教养。
2详细解释
含义
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出处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
示例
1、老师希望我们健康成长,要~,全面发展。
2、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一定要以身作则,知书达礼。
亦作“知书达理”、“知书识礼”、“知书知礼”、“知文达理”。
6. 包含四字的成语有哪些四不拗六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四大皆空 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四分五裂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四海波静 比喻天下太平。
四海承风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四海鼎沸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四海升平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四海为家 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7. 知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知字开头的成语。
: 知难而退、知己知彼、知书达礼、知法犯法、知恩报恩、知遇之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善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子莫若父、知足常乐、知希之贵、知易行难、知二五而未识于十、知过必改、知足知止、知生之民、知荣守辱、知人则哲、知之非艰、知安忘危、知一万毕、知无不言、知微知彰、知高识低、知己之遇、知疼着热 知人论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难行易、知遇之荣、知命不惑、知心可腹、知命之年、知人善察、知命安身、知其一,不知其二、知行合一、知其不可而为之、知书明理、知其一不知其二、知人下士、知无不为、知物由学、知冷知热、知音识曲、知其不可为而为、知情不举、知人之明、知人知面不知心、知机识变、知羞识廉、知止不殆、知白守黑 知命不忧、知心知意、知遇之感、知往鉴今、知止不辱、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知我罪我、知人料事、知其一,未睹其二、知义多情、知知不休、知雄守雌、知难而行、知而不争、知情识趣、知名当世、知一不知十、知白守辱、知人之术、知今博古、知二五而不知十、知来藏往、知人待士。
8. 包含“材”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材高知深
读音:cái gāo zhì shēn
释义: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出处:汉·王充《论衡·程材》:“今世之将,材高知深,通达众凡,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2、材能兼备
读音: cái néng jiān bèi
释义: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3、樗栎庸材
读音:chū lì yōng cái
释义: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出处:唐·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4、楚材晋用
读音:chǔ cái jìn yòng
释义: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出处: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5、大材小用
读音:dà cái xiǎo yòng
释义: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处: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跟数字有关的成语
1、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2、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3、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4、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
5、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尹雪艳总也不老。
6、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
7、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8、十风五雨: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9、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10、连三接五:犹言接连不断。
11、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12、五尺童子: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
13、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14、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15、五内如焚: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形容象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16、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
17、五尺之童: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18、三回五次:指多次。
19、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20、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21、五羖大夫: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22、五心六意:形容心思不定。
24、五申三令: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25、三汤五割: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
26、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27、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28、三贞五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29、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30、五经扫地: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
31、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
32、五谷不升: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33、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
34、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35、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36、五尺竖子: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37、五鬼闹判: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38、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39、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40、五石六鹢: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41、五陵英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42、五劳七伤:泛指虚弱多病。
43、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44、五侯七贵:泛指达官显贵。
45、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46、五世其昌: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47、五体投诚: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48、五行并下: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49、三朝五日:指三、五天。
50、折腰五斗: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和数字有关的成语1、零圭断璧: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2、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
3、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4、涕零如雨: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5、片光零羽: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6、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7、零珠碎玉: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8、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9、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10、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11、断香零玉:比喻女子的尸骸。
12、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13、零光片羽: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14、断金零粉: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15、漂零蓬断: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样随风飞转,转徙无常。
16、风雨飘零: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17、涕泪交零: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18、化零为整: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19、琴剑飘零:琴是古时文人常携带的。旧指潦倒失意,流落他乡。
20、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21、攒零合整:攒:聚,凑集。把零碎的拼凑成整数。
22、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
23、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24、感极涕零: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25、零敲碎打: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
26、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27、力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28、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29、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30、毛羽零落: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31、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32、雨零星乱: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33、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34、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35、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也比喻偏知一隅。
36、碎玉零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37、珠零玉落: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38、断缣零璧: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39、手零脚碎: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40、七零八碎: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41、感激涕零: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42、零七八碎: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43、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44、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45、得失相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不相上下。
46、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47、一成一旅: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48、孤苦零丁: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49、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50、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51、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52、东零西碎: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53、一瞑不视: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54、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55、珠零锦粲:指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
56、雨零星散: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57、一发破的: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与数字有关的成语1、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2、不足齿数: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如数家珍: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5、数米量柴: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6、飞将数奇: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7、数黄道黑: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8、遭劫在数:谓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9、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10、数一数二: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11、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2、简丝数米: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13、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14、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15、心中有数:指心里有底。
16、劫数难逃: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17、数黑论黄: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18、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9、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20、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21、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2、浑身解数: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23、数白论黄: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
24、胸中无数: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25、备位充数: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26、胸中有数: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27、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28、数往知来: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29、心中无数:数:数目。指心里没底。
30、论黄数白: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31、凿龟数策: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32、烛照数计: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33、擢发难数: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34、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35、数短论长: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36、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37、数米而炊: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38、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39、吹毛数睫: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40、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41、擢发莫数: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写和数字有关的成语1、五湖四海: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四海:泛指,古时认为中国周围都是海。
2、四通八达:四方相通的道路。形容交通便利。
3、逾千越万:指数字超过千或万。极言其多。
4、唱筹量沙: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象来迷惑敌人。
5、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
6、五体投地:比喻非常钦佩对方。
7、六合之内:六合: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
8、九牛一毛:比喻极大数量中的一小部分。
9、不二法门:指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所以不二法门是指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
10、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佛家以、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为六欲。
11、八仙过海:八仙: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12、天文数字:表示极大的数字。
13、六出奇计: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14、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15、一目十行:一次可同时阅读十行文字。形容阅读速度的快速。
16、六神无主:形容心慌意乱,拿不定主意。
17、五体投地:五体:双肘、双膝、额头。
18、三言两语:三两句话就说完了。形容言语简短。
19、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动作纷乱又没条理。
20、十全十美:比喻圆满美好毫无缺陷的境界。
21、七情六欲: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
22、六亲无靠: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23、六根清净:六根:佛教指眼、耳、鼻、舌、身、意。
24、三头六证:众多的人证。
25、八面玲珑:形容人言行手段,十分巧妙,处世圆融。
26、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27、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
和数字有关的成语
1、零圭断璧: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2、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
3、化整为零: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4、涕零如雨: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5、片光零羽: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6、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7、零珠碎玉: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8、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
9、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10、一无所得:什么也没有得到。形容毫无收获。
11、断香零玉:比喻女子的尸骸。
12、零丁孤苦: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13、零光片羽: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14、断金零粉: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15、漂零蓬断: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样随风飞转,转徙无常。
16、风雨飘零:受风雨吹打而飘失零落。
17、涕泪交零: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18、化零为整: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19、琴剑飘零:琴是古时文人常携带的。旧指潦倒失意,流落他乡。
20、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21、攒零合整:攒:聚,凑集。把零碎的拼凑成整数。
22、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细小。
23、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24、感极涕零: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形容极为感激。
25、零敲碎打:形容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办法做事。
26、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27、力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28、零零星星: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29、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30、毛羽零落: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31、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32、雨零星乱: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33、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34、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35、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也比喻偏知一隅。
36、碎玉零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37、珠零玉落: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38、断缣零璧: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39、手零脚碎: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40、七零八碎: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41、感激涕零: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42、零七八碎:形容又零碎又乱。也指零散而没有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
43、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44、一败如水: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45、得失相半:得失:得到与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当,不相上下。
46、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47、一成一旅:成: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旅:古时以兵士五百人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单薄。
48、孤苦零丁: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49、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50、一表非凡: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51、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52、东零西碎: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53、一瞑不视: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54、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55、珠零锦粲:指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
56、雨零星散:残败零落貌。常用以比喻溃败。
57、一发破的:发:射出;的:箭靶的中心。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
有关数字的成语1、五劳七伤:泛指虚弱多病。
2、五尺之童: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3、五尺童子: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
4、连三接五:犹言接连不断。
5、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6、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
7、五石六鹢: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8、三贞五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9、五申三令: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10、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11、五鬼闹判: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12、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13、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
14、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15、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16、五尺竖子: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17、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尹雪艳总也不老。
18、五经扫地: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
19、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20、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
21、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22、三朝五日:指三、五天。
23、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24、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25、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26、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27、五世其昌: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28、咸五登三: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29、十风五雨: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30、五羖大夫: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31、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32、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33、五内如焚: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形容象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34、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35、五谷不升: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36、五体投诚: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37、三汤五割: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
38、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39、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40、五侯七贵:泛指达官显贵。
41、五陵英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42、三回五次:指多次。
43、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
44、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45、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46、五心六意:形容心思不定。
47、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
48、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49、五行并下: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50、折腰五斗: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跟数字有关的成语1、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2、五合六聚: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3、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4、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
5、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尹雪艳总也不老。
6、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
7、五亲六眷: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8、十风五雨: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
9、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10、连三接五:犹言接连不断。
11、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12、五尺童子: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
13、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14、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15、五内如焚: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形容象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16、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
17、五尺之童: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18、三回五次:指多次。
19、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20、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21、五羖大夫: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22、五心六意:形容心思不定。
23、咸五登三: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24、五申三令: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25、三汤五割:泛指烹饪之事。也指各种肴馔。
26、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27、伸手不见五指: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28、三贞五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同“三贞九烈”。
29、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
30、五经扫地: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
31、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
32、五谷不升: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33、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
34、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之童”。
35、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36、五尺竖子: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37、五鬼闹判: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
38、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39、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40、五石六鹢: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41、五陵英少: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42、五劳七伤:泛指虚弱多病。
43、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44、五侯七贵:泛指达官显贵。
45、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46、五世其昌: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47、五体投诚: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48、五行并下: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49、三朝五日:指三、五天。
50、折腰五斗: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与数字有关的成语1、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2、不足齿数: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如数家珍: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5、数米量柴: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6、飞将数奇: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7、数黄道黑: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8、遭劫在数:谓命中注定要遇到灾难。
9、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10、数一数二: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11、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2、简丝数米: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13、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14、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15、心中有数:指心里有底。
16、劫数难逃: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17、数黑论黄: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18、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9、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20、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21、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2、浑身解数: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23、数白论黄: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
24、胸中无数: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25、备位充数: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26、胸中有数:指对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心里有底。
27、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28、数往知来: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29、心中无数:数:数目。指心里没底。
30、论黄数白: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31、凿龟数策: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32、烛照数计: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33、擢发难数: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34、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35、数短论长: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36、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37、数米而炊: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38、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39、吹毛数睫: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40、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41、擢发莫数: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四字成语什么夜三
1. 夜字四字成语有哪些
夜字四字成语
“夜”字开头的成语:(共13则) [y] 夜不闭户 夜不成寐 夜长梦短 夜长梦多 夜静更阑 夜静更深 夜阑人静 夜郎自大 夜深人静 夜行被绣 夜雨对床 夜以继日 夜以继昼
第二个字是“夜”的成语:(共22则) [b] 卜夜卜昼 半夜三更 俾夜作昼 [c] 长夜漫漫 长夜难明 长夜之饮 [m] 暮夜怀金 暮夜无知 暮夜先容 [q] 清夜扪心 [r] 日夜兼程 [s] 夙夜不解 夙夜匪解 夙夜匪懈 夙夜在公 [y] 月夜花朝 以夜继日 以夜继昼 以夜继朝 以夜续昼 [z] 昼夜兼程 昼夜兼行
第三个字是“夜”的成语:(共35则) [b] 巴山夜雨 秉烛夜游 炳烛夜游 [c] 愁多夜长 晨兴夜寐 [d] 对床夜雨 对床夜语 [g] 更深夜静 [h]鹤知夜半 [m] 门不夜关 门不夜扃 [n] 牛衣夜哭 [r] 日日夜夜 [s] 夙兴夜处 夙兴夜寐 山阴夜雪 [t] 天方夜谭 [x] 雄鸡夜鸣 笑面夜叉 星行夜归 晓行夜宿 晓行夜住 [y] 衣锦夜行 衣锦夜游 衣绣夜行 衣绣夜游 [z]昼度夜思 昼伏夜动 昼伏夜行 昼伏夜游 昼耕夜诵 朝歌夜弦 昼思夜想 昼想夜梦 昼阴夜阳
“夜”字结尾的成语:(共34则) [a] 熬更守夜 [b] 不舍昼夜 卜昼卜夜 俾昼作夜 [c] 成日成夜 [f] 风花雪夜 [h] 黑更半夜 黑天半夜 好天良夜 花朝月夜 [l] 连更彻夜 连更晓夜 连更星夜 连明彻夜 连明达夜 连明连夜 连日带夜 连日继夜 连日连夜 [m] 弥日累夜 没日没夜 [q] 却金暮夜 [r] 日日夜夜 日以继夜 [s] 三更半夜 深更半夜 [t] 通宵彻夜 [w]无明无夜 无昼无夜 [x] 炫昼缟夜 [y] 移日卜夜 以日继夜 [z] 镇日镇夜 昼日昼夜
2. 带“夜”字的成语四字词语有哪些
夜深人静 夜以继日 夙兴夜寐 夜不闭户 夜长梦多 日夜兼程
夜深人静[yè shēn rén jìng]: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夙兴夜寐[sù xīng yè mèi]: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夜不闭户[yè bù bì hù]: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夜长梦多[yè cháng mèng duō]: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
日夜兼程[rì yè jiān chéng]: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3. 夜四字成语大全夜四字成语大全 相关的成语:
一夜十起 三更半夜 不舍昼夜 以夜继日
以夜继昼 以夜继朝 以夜续昼 以日继夜
俾夜作昼 俾昼作夜 半夜三更 卜夜卜昼
卜昼卜夜 却金暮夜 夙兴夜处 夙兴夜寐
夙夜不解 夜郎自大 夜长梦多 夜长梦短
夜阑人静 夜雨对床 夜静更深 夜静更阑
天方夜谭 好天良夜 对床夜语 对床夜雨
山阴夜雪 巴山夜雨 弥日累夜 愁多夜长
成日成夜 无明无夜 无昼无夜 日以继夜
日夜兼程 日日夜夜 明珠夜投 星行夜归
昼伏夜动 昼伏夜游 昼伏夜行 昼夜兼程
昼夜兼行 昼度夜思 夜长梦多 夜长梦短
夜光之璧 夜深人静 夜行被绣 夜郎自大
4. 形容夜四字成语夜四字成语 :
夜以继日、
夜深人静、
夙兴夜寐、
夜不闭户、
日夜兼程、
夜长梦多、
天方夜谭、
日日夜夜、
朝歌夜弦、
昼夜不舍、
鹤知夜半、
夜宿晓行、
晓行夜宿、
终日终夜、
昼伏夜行、
成日成夜、
夜去明来、
夜月花朝、
通宵守夜、
蛤蟆夜哭、
呼昼作夜、
昼想夜梦、
没日没夜、
巴山夜雨、
尽日穷夜、
不舍昼夜、
夙夜为谋、
夜光之璧、
宿夜然诺、
夜行昼伏
5. 四字成语 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有哪些半夜三更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
指深夜。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草庐三顾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
垂涎三尺 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也形容非常眼热。 此中三昧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音译词,意思是“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
比喻这里面的奥妙。 得其三昧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
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
指在某方面造诣。 鼎足三分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红日三竿 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喙长三尺 喙:嘴。
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火冒三丈 形容愤怒到极点。 几次三番 番:次。
一次又一次。 颊上三毛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狡兔三窟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九烈三贞 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
九流三教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犒赏三军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
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利市三倍 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连中三元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 两面三刀 比喻耍两面派手法,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六韬三略《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屡次三番 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日上三竿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
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
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三衅三浴 衅:以香涂身。
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浴三衅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
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三战三北 北:败逃。
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退避三舍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网开三面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稳吃三注 四人,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
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五大三粗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阳关三迭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
后也比喻离别。 一板三眼 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一波三折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
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一唱三叹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
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一国三公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
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一口三舌 比喻唠叨、话多。
一日三秋 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
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勇冠三军 冠:位居第一;三军:军队的统称。指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
游戏三昧 原为佛家语,意思是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也比喻事物的精义、决窍。
后指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一切。 约法三章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再衰三竭 竭:尽。
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 长年三老 古时指船工。
八难三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白璧三献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
比喻不识良材或。 避军三舍 指退让和回避。
一舍:三十里。 避君三舍 指退让和回避。
一舍:三十里。 鼎分三足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同“鼎足三分”。 二心三意 想这样又想那样。
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二满三平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河清三日 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河东三箧 指亡失的书籍。
华封三祝 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
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
火冒三尺 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颊上三毫 比喻文章。
下一篇:挥霍无度的案例-挥霍无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