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不食嗟来之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食嗟来之食

2025-03-15 16:45:33 120人已围观

简介1.怜者不食嗟来之食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2.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怜者不食嗟来之食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1、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

1.怜者不食嗟来之食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2.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1、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百不苟且求得。

2、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度》。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

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于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哗的《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相关内容如下:

1、用来表示人有骨气,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饿。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讲的是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

2、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了。

3、不食嗟来之食表示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这是一个人坚持尊严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更不应该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尊严。

不食嗟来之食的来源

1、不食嗟来之食这句话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许多人因为缺乏粮食而饿。贵族奴隶主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的人来吃。

2、有一天,一个饿汉用衣袖蒙着脸,低着头,蹒跚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对他说:“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瞪着眼睛,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了。

3、这个故事后来被记录在《礼记·檀弓》中,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之一。它告诉人们要有骨气,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更不应该为了利益而出卖自己的尊严。同时,这个故事也强调了人的尊严和原则的重要性,不应该因为贫困或饥饿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