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哀兵必胜出处-哀兵必胜和哀兵必败

2025-09-13 14:13:32 5人已围观

简介1.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出自哪里2.有没有‘哀兵必败’这个成语?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出自哪里1、骄兵必败出 处: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译文:靠着自己的国家国土面积大,国民数量多,就想在敌人面前显现威风的,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把自己放在

1.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出自哪里

2.有没有‘哀兵必败’这个成语?

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出自哪里

1、骄兵必败

出 处: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译文:靠着自己的国家国土面积大,国民数量多,就想在敌人面前显现威风的,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努力拼搏,是获胜的捷径,胜在对对手的重视,是所谓哀兵.骄兵必败,不把对手放在眼里,一味相信自己的实力,是失败的前奏。

2、哀兵必胜

出 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 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译文:原意为两军实力相当时,悲愤而激昂的一方,用于战斗,必然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常用以鼓励处于劣势的一方坚定必胜的信心。

扩展资料:

典故:

骄兵必败:楚霸王相项羽以为贵族出身,英雄盖世,力拔山河,拥有雄兵百万,不把亭长出身的刘邦放在眼内。但刘邦善用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由弱转强。刘、项相争,结果是项羽惨败,自刎乌江。

哀兵必胜:项羽和刘邦,在刘邦的大军围项羽的少数的部队的一个夜里,刘邦的谋臣张良命部队在楚军的四面八方唱楚歌(四面楚歌),楚军的士兵听后思乡心切,士气低落。在第2天的对战中项羽大败而逃。

百度百科——骄兵必败

百度百科——哀兵必胜

有没有‘哀兵必败’这个成语?

有的,但常作“骄兵必败”或“哀兵必胜”。

而且这个词有两层含义:1.当“败”作“击败、战胜”之意时——释义同“哀兵必胜”。

2.当“哀”作“失去信心”之意时——释义为失去信心的军队必定打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