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起源 成语起源

波涛汹涌的反义词是什么-波涛汹涌

2025-06-07 15:34:53 7人已围观

简介1.波涛汹涌的意思是什么2.波涛汹涌的反义词是什么波涛汹涌的意思是什么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译文:这一年连续地震”裴松之注引《吴

1.波涛汹涌的意思是什么

2.波涛汹涌的反义词是什么

波涛汹涌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译文:这一年连续地震”裴松之注引《吴录》:“这个冬天魏文帝到广陵,临江检阅军队……帝看到汹涌的波涛,感叹说:‘唉!本来是用来分隔南北啊。’。

扩展资料

波涛汹涌的近义词

一、汹涌澎湃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解释: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自: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译文:沸腾与暴怒的样子,洪水猛烈上涌波浪互相撞击

二、风急浪高 [ fēng jí làng gāo ]

解释:形容风浪很大。

出自:《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波涛汹涌的反义词是什么

波涛汹涌的反义词是:一潭水、纹丝不动、风平浪静、平风静浪。

1、波涛汹涌

拼音:bō tāo xiōng yǒng

释义: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引证:《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译文:“是不是地的震动。”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到达了广陵,临江观看士兵……文帝看见了波涛汹涌,感叹的说:‘天啊!这就是所谓的南北相隔。’”

2、一潭水

拼音:yī tán sǐ shuǐ

释义:一池子水。比喻气沉沉、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引证:元-戴善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正是一湾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

译文:这正好是一池子水,完全没有风浪,但有春风时也会摆动。

3、纹丝不动

拼音:wén sī ?bù dòng

释义:一点儿也不动。形容动作没有丝毫改变。

引证:明·兰陵笑笑生《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译文: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沉着脸。

4、风平浪静

拼音: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释义: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引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译文:和尚问:“风平浪静时怎么样?师父回答:可吹倒南墙。”

5、平风静浪

拼音:píng fēng jìng làng

释义: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引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8回:“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平风静浪。”

译文:刚好是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

扩展资料:

波涛汹涌的近义词:风急浪高、烟波浩渺、波澜壮阔、大风大浪、惊涛骇浪。

1、风急浪高

拼音:fēnɡ jí lànɡ ɡāo

释义:形容风浪很大。

引证:《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2、烟波浩渺

拼音:yān bō hào miǎo

释义:水波渺茫,像烟雾笼罩。

引证:?唐·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译文:眼睛所到之处水波渺茫,像烟雾笼罩,晓鸟飞过的地方觉得是乡关。

3、波澜壮阔

拼音:?bō lán zhuàng kuò

释义: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引证:南朝·宋·《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译文:旅客一路辛苦,道路波澜壮阔。

4、大风大浪

拼音:dà fēng dà làng

释义: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的阶级斗争或前进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

引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九回:“叫他看看我每日大风大浪,却还要好过。”

5、惊涛骇浪

拼音: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引证:唐《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译文:人一旦静下来的时候,每次想到以前所经过的惊涛骇浪,不得不警惕。